近視是一種疾病


為什麼說「近視是一種疾病」?


 

我們以前會覺得近視眼戴了眼鏡看清楚就好,但是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18歲以下的孩子近視一旦發生的時候,眼球會每年增長大概0.3mm,差不多近視100度的變化。近視眼的眼軸拉長之後,視網膜很多的視神經都會變薄而產生併發症。這些近視的人,特別是小朋友,經過了五年,可能就會變成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


 

因為近視有相當多的併發症,於是世界衛生組織就警告,500度以上近視就可能有失明的風險,至於會有哪些併發症呢?包括:

 大概5倍的機會白內障

 青光眼的機會也增加了8倍

 視網膜剝離的機會也增加了40倍

 黃斑部的出血,也增加了121倍

 甚至到最後,50歲的視網膜就像100歲的視網膜一樣退化

黃斑部的退化,也成為目前台灣、日本、中國大陸老年失明的第一位。


 

高度近視其實很像糖尿病,糖尿病的病人幾十年以後沒有控制,身體很多器官就壞掉,近視眼也是一樣。因為當眼球拉長之後,組織變薄,而且它不可逆,沒有辦法再變回去,那這些變薄的組織就容易破損,很容易提早退化,最後導致眼球內部很多器官組織會產生病變;還有在開白內障的時候,也容易產生併發症。


 

如何預防近視?


 

既然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疾病,而且一旦發生的時候,對於兒童青少年每年會增加100度,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孩子還沒有近視的時候,要好好的讓他維持在一個遠視的情況。意思是說,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他們的遠視大概是200度,這個遠視是就像我們所謂的”quota”,就是他的本錢,那個本錢慢慢的減少,當遠視最後變成0的時候,這時候就是在一個近視危險期,一般大概有一半的人,在隔年就變成近視眼;所以我們在教育部的學童視力保健計畫,開始在推動「遠視儲備」,也就是孩童的遠視要夠。如果孩子在幼稚園,或者是小學低年級,遠視沒有達到100度以上的話,就表示他的遠視儲備不足;國小中高年級遠視最好能夠達到50度以上,所以遠視我們要定期監控。


 

國健署特別推出「護眼1、2、3」,第一就是定期就醫,散瞳檢驗度數,知道孩子真正的本錢有多少,那我們就可以來採取策略。第二就是每天戶外兩小時活動,這個是實證醫學證實有效預防近視的方法。再來就是記得「3010」的秘訣

也就是工作30分鐘,休息10分鐘。兩歲以上的小朋友3C產品一天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兩歲以下不能使用3C產品。


 

另外一些危險因子,包括像是疫情期間沒有辦法到戶外去,3C產品的使用時間非常長,以及最近一個新的危險因子,就是安親班,安親班的時間如果每天超過兩個小時,近視的風險會增加31%,所以如果上安親班的小朋友,最好能夠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提早來點低濃度的,不會散瞳的散瞳劑來做預防。這是一些,比較新的預防的方法。


 

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盡量不要近視,如果近視的話,一定要看醫生來控制眼球的度數,不要再增加,眼軸不要再增長。


 

這是對孩子的一生最好的保護,也是最好的禮物。




 

-----------------


 

## 吳佩昌醫師經歷


 

{{< image src="images/blog/pcwu.jpg" >}}


 

1.  高雄長庚眼科部主治醫師

2.  高雄長庚近視防治中心主任

3.  長庚大學醫學系 教授

4.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 監事

5.  中華民國黃斑部醫學會 理事長

6.  台灣近視病醫學會 理事

7.  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 理事

8.  國健署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主持人、視力保健諮詢委員

9.  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主持人

10. 獲選為全球前2%「2020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