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近視防治中心與中華民國黃斑部醫學會主辦的台灣近視病新知研討會(MUSIT),今年與世界知名的英國隱形眼鏡協會(BCLA)合作,擴大為亞洲區域型會議,於8月13至14日假台北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BCLA Asia 2022 in Taipei in conjunction with Myopia Update Symposium in Taiwan,會議主題為「Myopia Control, Must Do it !」,國內外眼科醫師、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十七個城市的專業人士與會,共同分享年度新知及研究成果,期盼提升近視病防治的共識,使患者得到最適當的治療。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近視病控制治療的方式有新的突破,包括低濃度阿托平散瞳劑、角膜塑型鏡片、<br>
>治療性日拋軟式隱形眼鏡,治療型近視控制多微點鏡片。
>
台灣國小兒童視力不良率在推動戶外活動防近視(天天120)後,連續八年下降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卻在過去歷經疫情風暴,線上授課時數增加、戶外活動減少,反倒上升兩年。台灣學童的未來視力令人堪憂。會議中,中興大學古博文教授分享每日二小時及以上的補習班課程可能會因為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增加近距離作業時間而拉高近視發生率。澳洲Ian Morgan 教授指出”遠視儲備” 是預防近視的最佳方法,近視的預防與控制在幼稚園及小學的階段,尤其重要。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近視病控制治療的方式有新的突破,包括低濃度阿托平散瞳劑、角膜塑型鏡片、治療性日拋軟式隱形眼鏡,治療型近視控制多微點鏡片。會議中,不同的專家及與會者熱烈討論各方式的優缺點。其中低濃度阿托平藥水是台灣最常見且證實有效的方式,治療性眼鏡是沒有侵入眼球的一種相對安全選擇,治療型日拋隱形眼鏡則是美國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的新選項,因為它可以使用後拋棄式而減少清潔問題,香港隱形眼鏡權威教授曹黃惠華則提醒隱形眼鏡配戴者不痛不癢並不表示眼睛沒有問題,定期回診檢查眼睛健康至關重要,隱形眼鏡片清潔不可馬虎,隨著使用期間,角膜塑型可能會變形磨損積垢,降低效果,拉高感染風險,遵照醫囑定期更換角膜塑性鏡片及鏡片盒。
大會會長吳佩昌醫師則強調近視是一個疾病,高度近視導致眼球提早老化,拉高失明的機會。近視病控制,度數的變化重要且嚴重。本會議鼓勵社會大眾”近視病控制, 刻不容緩” ! 敬請諮詢眼科醫師,接受治療,控度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