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眼科醫師近視病倡議 近視病防控刻不容緩,控度防盲請找眼科醫師


台灣近視病新知研討會(MUSIT),於8月20日假台北富邦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次會議非常難得邀請美國,香港,馬來西亞,澳洲多個地方的外賓教授與國內眼科醫師、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分享年度新知及研究成果,期盼提升近視病防治的共識,使患者得到最適當的治療。


 

台灣近視病罹病率高於各國,除了先天遺傳之外, 後天的環境對近視影響更大。依據研究顯示,近距離活動、安親班及3C 產品使用時間愈長,小朋友近視惡化的風險愈高;愈早開始近視,變成高度近視的機率愈高。台灣近視病醫學會執行長吳佩昌醫師則強調近視是一個疾病,高度近視導致眼球提早老化,拉高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的機會,增加失明的風險,近視病後果嚴重,控制度數的變化非常重要。另外,預防近視也是重要課題,孩子要保有遠視儲備,延後進入近視危險期的年齡,本次大會也提出新的危險因子,近視前期危險期,及預防性點藥的新觀念。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近視是疾病,不能只有戴眼鏡矯正看得清楚,更要治療減緩加深的速度,近視病控制治療的方式近年來有新的突破性的發展,包括低濃度阿托平散瞳劑、角膜塑型鏡片、治療性日拋軟式隱形眼鏡,治療型近視控制多微點鏡片。本次會議超過百位眼科醫師參加,會議中,不同的專家及與會者熱烈討論各方式的優缺點,其中低濃度阿托平藥水是台灣最常見且證實有效的方式,治療性眼鏡是沒有侵入眼球的一種相對安全選擇,治療型日拋隱形眼鏡則是美國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的新選項,因為它可以使用後拋棄而減少清潔問題,角膜塑型則是有較多研究文獻證實有效也普遍的控制近視方式,於夜間睡前配戴,白天不用戴眼鏡。


 

本次會議,百位眼科醫師共同倡議,鼓勵社會大眾「近視病控制,刻不容緩,控度防盲,敬請諮詢眼科醫師 」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