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控制的方法


雖然台灣這次很可惜的未能參加本次WHA會議,但過去幾年中有少數幾位台灣醫師得以專家的身分參加WHO會議;其中一位包括高雄長庚眼科近視防治中心的吳佩昌主任。吳醫師分享近視的人口正在快速攀升當中。預計在西元 2050 年,全球人口中將有一半的人近視,高度近視也以每二十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加,預計於2050 年將佔全人口的10  % 。近視後果嚴峻,WHO近年來對近視防控相當重視,並曾在2015 年三月於澳洲雪梨舉辦為期三天的會議,整合國際專家的意見為” 近視與高度近視之衝擊”報告 。會議結論包括五十度即達到近視的定義,五百度即是高度近視,失明風險相當高。吳醫師強調一旦近視,眼球拉長變形的眼睛生理結構改變是終身不可逆的;近視眼球的提早老化,白內障, 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皆會提早發生, 且增加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拉高失明的機會。現代小朋友用3C產品過多, 一旦近視, 在台灣平均每年近視將增加75-100度。建議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近視,近視是疾病,不能任由度數持續飆升, 應該加以控制,以維護眼睛的健康,否則五年後就五百度的高度近視。吳醫師指出配戴一般眼鏡只能矯正視力, 讓學童看得清楚但並不能控制近視的加深。建議家長們跟學童要配合眼科醫師對近視病的預防與控制;其中每日二小時的戶外活動是最有效的預防近視方式。若已經近視了,除了維持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搭配點阿托平散瞳藥水或是夜間配戴角膜塑形隱形眼鏡都可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


 

馬偕紀念醫院眼科資深主治鄭惠川醫師特別提到近視防控的方式之一,角膜塑型是一種特別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大多數的小朋友可以白天不用戴眼鏡,很方便,但是徹底清潔鏡片與配戴者的個人衛生對維護眼睛健康至為關鍵。有如疫情時期大家都學到了用肥皂洗手並搓揉至少二十秒的重要,鏡片的清潔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般鏡片護理需要清潔液內含界面活性劑,會將汙穢與清潔液的介面張力降低,利用濕潤與浸透作用把鏡片上附著的眼睛分泌物及汙染物如化妝品或護手霜等與鏡片分離,並透過足夠時間的搓揉,以確定汙穢的鬆脫,再用生理食鹽水沖掉。先清潔完整後再浸泡消毒藥水,效果會更好。若用的是多功能護理液,溶液同時具有清潔與消毒的效果,應該先滴個二,三滴並完整搓揉鏡片至少二十秒後,用生理食鹽水沖洗,才放入鏡片盒並注入新的藥水消毒。若使用的是雙氧水系統或優碘系統,經由眼科醫師推薦,增加清潔液及搓揉的步驟也可讓鏡片更乾淨。鄭醫師分享了今年一月亞洲著名角膜塑型學者香港曹黃惠華教授也是英國隱形眼鏡協會( BCLA ) 主要成員的研究結果。曹教授將使用雙氧水系統及優碘系統二種不同藥水的鏡片分別抹上眼睫毛膏及護手霜,並分為有搓揉及無搓揉的二組。實驗結果顯示,有搓揉有差異,對使用周期較長的硬式隱形眼鏡如角膜塑型片而言,透過使用清潔液並搓揉可有效去除鏡片上的汙染物以保持鏡片乾淨。先清潔再消毒,保持眼睛接觸乾淨的鏡片有助維護眼睛健康。鄭醫師也額外分享國外疫情還是嚴峻,針對隱形眼鏡配戴也有許多人有疑慮。英國隱形眼鏡協會(BCLA ) 於五月十八日特別發出聲明,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隱形眼鏡配的不安全,並鼓勵隱形眼鏡配戴者落實勤洗手,戴上與取下鏡片之前也要洗手,保持個人衛生才是疫情時期的護眼之道。


 

馬偕紀念醫院眼科資深主治鄭惠川醫師說明醫學科技日新月異,跨國之間專家的交流有助於醫學的進步及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非常期望台灣在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國際進行專業的交流,也歡迎國際機構來台舉辦跨國會議,讓台灣被看見。吳佩昌醫師於2018 年及2019 年都曾到新加坡參與WHO 所舉辦的專家會議,與各國專家商討視力保健策略,為維護學童眼睛健康而努力。高雄長庚眼科近視防治中心的吳佩昌主任提到台灣是近視王國,但也因為如此台灣是少數非常早就開始採取近視防控方法的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擁有超過30 年近視盛行率的研究資料及多年使用阿托平藥水的經驗。近年來以實證醫學更進化國家的近視防控策略包括學童每學期的視力篩檢,加上提倡下課淨空教室,增加戶外活動等,很高興近幾年有看到一些正向的結果。吳醫師認為台灣會樂意的繼續與國際專家交流,分享並為控度防盲盡一分心力 ! Taiwan Can Help !